数场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举办,共探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31 00:00:00

3月30日,数场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举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数场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核心载体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印发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包括数场在内的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场是依托开放性网络、算力和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各类关联功能设施,面向数据要素提供线上线下资源登记、供需匹配、交易流通、开发利用、存证溯源等功能,支持多场景应用的一种综合性数据流通利用设施。

研讨会上,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向宏介绍了数场与其他技术路线的关系、建设现状、数场的构成与技术框架,以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三阶段分步实施策略,并强调数场是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通过点、线、面、场、安全等五个维度,形成数据能够自由、大规模流通并且保证安全的基础设施。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杜平认为,需在功能定位上更清晰地区分数场和可信数据空间,并围绕连接器、中介和工具库三个主要技术组件提出了建议。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虞慧群则从明确数场的建设目标、厘清数场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构建数场的理论基础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见解和建议。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小峰聚焦数场的面和场,建议依托具体场景和行业应用形成更多创新实践,推动数场建设做深做实。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姜元春则阐释了数场的多层次体系、逻辑连接和跨行业协同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不同层次的点、供需匹配的线和跨行业的面来实现数据的流通和共享。

此外,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专家,公安三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专家,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上海测绘院、上海数发科、金润数科、芯超数据、合合信息、稷青科技、牙木科技、浪潮卓数大数据等企业代表展开了热烈研讨,提出了众多建设性建议。

在充分吸收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上海数据交易所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数据流通交易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加快建设面向网络化交易的新型基础设施,形成更多创新实践,为我国数场建设乃至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